人体内含有许多种矿物质,根据它们在体内含量多少,可以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。常量元素有钙、磷、钠、钾等,微量元素有铁、锌、碘、铜等。它们在组成人体和调节生理功能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,是不可或缺的。在我国矿物质缺乏人群中,孕妇、婴幼儿由于特殊生理时期以及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,所占人群比例最大。
现代医学临床表明:孕妇缺乏钙、铁、钾、碘、锌等矿物质会导致早产、流产、贫血、消化不良、抽筋、妊娠反应大等症状;严重的会导致胎儿畸形、智力发育受损、新生儿手足抽搐、低体重儿、无脑儿、唇鄂裂、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缺陷。
而在婴幼儿这个群体中,钙、铁、锌这几种元素最容易缺乏,要特别引起注意。
钙,婴幼儿缺钙会对宝宝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,如出现宝宝多汗、枕秃、夜惊哭闹、出牙延迟、精神烦躁等症状。而长期缺钙则会出现如方颅、肋骨外翻、鸡胸等骨骼变形症状,甚至站立时因身体重量而使下肢弯曲,表现为“X”和“O”形腿,易发生骨折,医学上也称之为“佝偻病”。
铁,对宝宝身体健康影响也极大,缺铁性贫血就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,早产儿通常都伴有缺铁性贫血。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低下,宝宝抵抗力差,容易患病;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、脂肪吸收不好,使宝宝消化能力减弱。缺铁性贫血会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,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。轻度贫血患者可引起面色、眼睑和指(趾)甲苍白,还有身高和体重增长缓慢。宝宝也可出现偏食、异食癖(喜食土块、煤渣等)、反应迟钝、智力下降、易怒不安、易发生感染等症状。
锌,是人体细胞生长、蛋白质合成、酶的产生和免疫系统所必需的元素。婴幼儿如果锌供给不足,不仅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,也影响味觉和免疫功能。儿童缺锌可出现食欲不振、嗜睡、发育停滞、抵抗力下降、伤口不易愈合外,还可引起眼睛呆滞,甚至造成终身视力障碍等。因此,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微量元素缺乏问题。
长按